城池攻占的核心兵种搭配需以步兵、弓兵、骑兵和攻城器械协同作战为主。步兵作为前线承伤单位,凭借高防御和生命值吸引火力;弓兵负责远程输出,在安全距离消耗敌方驻军;骑兵则利用机动性绕后突袭或拦截援军;攻城器械专攻城墙破坏,为后续部队打开缺口。这种组合能最大化攻城的效率与稳定性,但需根据敌方防御配置灵活调整比例。面对高等级城墙时需增加攻城器械数量,而遭遇密集驻军时则需强化步兵与弓兵的配合。
兵种等级的统一性对攻城效果影响显著。集结部队中若混入低阶兵种,会拉高整队所受伤害,导致战损激增。建议攻城时优先使用同级兵种(如全队四级或五级兵),并确保主将携带攻城天赋或技能加成。派遣散队为集结队护航至关重要,既可清理敌方散队避免夹击,又能分担主力部队的攻城压力。烧毁敌方相连旗子可切断领土联系,但需注意仅能攻击与己方领土直接相邻的目标。
资源与科技是支撑攻城战的基础条件。升级军事科技可提升兵种攻击、防御及生命值,尤其是针对步兵的防御强化和弓兵的射程研究。城墙科技则能削弱敌方防御建筑的耐久度。资源分配上需确保训练和补给充足,建议提前建立资源仓库防止掠夺。联盟协助同样不可忽视,通过共享科技加成和增援部队,能显著降低攻城难度。护盾技能的合理开启时机也能为攻城方创造战术优势。
后期特殊兵种的选择需结合文明特性。罗马文明的步兵防御加成、阿拉伯文明的骑兵攻击增益等,均可针对性强化特定兵种。五级兵种虽战力卓越,但培养成本高昂,普通玩家建议优先成型一至两支主力部队。攻城车在后期可作为破城核心,但需严密保护其缓慢移动的弱点。指挥官搭配上,驻防型武将如查理玛特能提升守军反击效率,而集结型武将如李成桂则适合统领弓兵集群输出。
心理战术与持久消耗是瓦解敌方防御的关键。通过反复掠夺资源、伏击采集部队,迫使对方陷入资源短缺与士气低迷状态。迁城压迫需以高战力差为前提,配合联盟成员持续施压。注意观察敌方活跃时段,选择其防御真空期发动突袭。攻城并非单纯兵力比拼,还需综合运用侦察干扰、资源封锁等策略,逐步削弱敌方抵抗意志。